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发布日期:2021-07-04 18:07:14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江小毕
[摘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部分,包括建筑、桥梁、隧道、铁路、公路等在内的中国基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张闪亮的名片。然而,为相关领域培养技术人才的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知识、能力的人才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围绕本科生培养,从课程培养体系的不足、海外工程的需求、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对国内面向国际化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了调研总结,并提出了人才培养建议。
[关键词]技术人才;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课程
一、研究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实现国家的共同发展的重任,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闪亮名片。近年来,从塞匈铁路、蒙内铁路、中老铁路,到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古巴哈瓦那展览中心园区、埃塞俄比亚的非盟会议中心,背后都已看到中国身影。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将“全面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纳入全面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的总体要求。毫无疑问,土木工程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工程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等设施工作的技术人员。在这一背景下,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并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化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多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和领导的能力,从而抬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的背景下,我们急需为其输送更多高层次工程类人才。另一方面,为相关国家培养本土技术类人才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故留学生培养工作也不容忽视。
二、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校超过300所,在校生超过50万人。在课程国际化建设方面,我国高校围绕《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达成度为核心,旨在从学生自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打破传统固有模式,重建目标体系,严格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将教学效果评价聚焦点从关注教师转移到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以《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专业质量互认、工程学位互认为基础,力争彻底转变惯性教学思维,使专业建设达到国际间的无缝衔接,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全球人才竞争。针对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教育现状,笔者向所在学院的本科学生、教师及近3年来的毕业生(包含中国籍和外籍学生)发放单选题问卷,针对当前国际化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从表1的综合反馈意见可以看出:有29%的参与者反映: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课程偏少。显然,这是当前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最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科自身特点,通过学科建设和引智课程体系等项目,引入更多国外大学知名教授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与思维方式。此外,还应该加强各个层次的专业讲座,并提高海外高校宣讲力度,让更多的同学主动接受国际化教育。下面从三个具体方面,对当前国际化培养进行讨论。
(一)当前课程培养体系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的差异在课程培养体系尤其是面向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方面,我国与国际一流大学还是存在较大的不足。针对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其主要差异,如下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在课程培养体系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硬”实力,包括为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有吸引力的科研启动经费等硬件设施。与此同时,加快人才发展的机制创新,例如进一步打造国际化示范学校及学科引智创新基地的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学校与国际顶尖高校教师的“双聘”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制度等,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增加高层次人才供给的同时,打造助力人才与队伍发展的“软”实力。同时,还应认识到“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要顺应时代潮流,从国情、校情、专业特色出发,合理借鉴国内外大学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持续稳步地推进行行政管理的国际化水平,提炼行政管理的公共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创建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创新型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和提高对教职工国际化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和新方法的认识,从全球视野关注学科发展,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引入国际化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发挥各职能部门参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及资源优势,形成制度合力,全方位谋划国际化战略与管理,将行政管理与服务融入国际标准和规范之内,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
(二)当前海外工作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对海外从业校友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其主要需求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海外工程从业者来说,专业素养和外语水平是最重要的两项技能,其在受调查的校友中分别占比37%和22%。通过该调查,可以协助各大学校在课程设置尤其是海外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优化现有体系并突出侧重点。为了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海外工程需求,相关高校应围绕服务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聚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在工程教育、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上的独特优势,聚焦解决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工程建设问题,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着力培养既有工程技术、管理技能又有语言文化优势的复合型人才,着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工程教育基地、工程领域智库、高端论坛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和水平。
(三)当前外籍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由于专业自身特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大多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超过98%。相对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人数较少。在土木工程的各个专业方向中,道路与铁道工程仍然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最受留学生欢迎的专业,这与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蒙内铁路、中老铁路、德伊高铁、雅万高铁等铁路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息息相关。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在留学生中的吸引力。此外,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也保持着较好的吸引力。但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留学生培养质量,长期存在较大的质疑声。针对留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本文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留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与课程任课教师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反馈基本相同。留学生在课上听讲占比和课下作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分别占比41%和32%),与国内同学的差距较大,这严重影响了其学习效果甚至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高校还应进一步采取中外学生互助、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邀请优秀外籍校友返校讲学等方式,提高我国留学生教学质量。同时,不断创新招生和培养方式,提高境外大学开展学分互认项目数量,实施海外高水平大学博士生来访计划、国家公派硕士生项目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国际学生申录比例,力争不断提升生源质量。
三、结语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从课程培养体系与国外大学的差异、培养目标与海外工程需求之间的联系以及外籍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出发,对当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总的来说,多年实践显示在学生国际化培养的理念与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偏差。长期目标应该是提升学校的国际化、营造真正国际化氛围,并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缺乏对实质培养的探索,易流于表面,不利于长期的学生培养。通过调查研究,建议:(1)进一步发挥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同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工程需求,注重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重点开展围绕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攻关项目的相关合作,让在校生了解海外工程背景和需求。(2)与此同时,推进高水平教学方式并促进先进教学成果落地,提升在华外籍学生的教育质量。(3)最后,以各类文化合作机制相辅相成,致力于与沿线国家一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教育培养体系,实现我国国际化教育的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国发〔2015〕64号,北京,2015.
[2]伊营营.浅谈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存问题及前景展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
[3]刘艳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10-14.
[4]沈宇航.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17(11):60-63.
[5]游宇婷.关于中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问题的认识[J].管理研究,2017:178.
作者:韩小娜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