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土木论文 > 综合论文  >  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发布日期:2020-03-01 23:31:31来源:土木工程网推荐:土木龙


土木工程网

摘要: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教师队伍专业性,教学内容时效性、拓展性,教学手段结合性、细节性,教学方法灵活性,实验教学层次性,课程考核多样性六个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这些教改措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考核

引言

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一般认为,1638年,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理学家伽利略出版的名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标志着材料力学的开端。书中,首次提出了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强度的计算方法。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材料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以解决材料的强度问题、刚度问题、稳定性问题为总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多选用张如三、孙训方、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作为指定教材,或者选用在这三本《材料力学》基础上重新编写的教材。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基本都是从简单的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基本变形开始,然后归纳到一般的应力应变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以及压杆稳定问题。在讲授完课堂相关理论知识后,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轴向拉伸、压缩以及平面弯曲等实验。总体上,土木工程专业的材料力学教学内容已经比较稳定,课堂学时一般在60~74个之间,实验学时一般在4~8个学时之间,学分在3.2~4.0分之间。针对材料力学的教改问题,很多同行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结合我们前些年的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机械类专业、信息类专业等很多工科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很多学校(包括作者所在学校前些年)均统一安排基础学部的力学教师来讲授材料力学。从学校层面讲,这样安排节省了教学资源,便于统一管理。但弊端是基础学部的教师对土木工程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将材料力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实际土木工程相结合,这就导致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仅限于书本上,不知究竟学到了什么,很难提升学习兴趣。

2.材料力学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内容多,学生接受困难。材料力学章节多,内容多,各章之间连续性相对不强。本身理论性、抽象性又较强,很多概念,如应力、应变等,学生第一次接触,若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辅以必要的手段,在有限学时内,很难理解其本质,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材的发展相对落后于规范。目前,我国土木行业的规范体系中,如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除疲劳计算外,均基于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强度、稳定等校核,而材料力学中仍主要采用容许应力法,若完全按照教材讲解,学生所学知识与当前工程实践、新理论相差甚远,会误导学生。

4.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不重视。材料力学的实验基本是在课堂教学讲授完相关理论之后进行,相关实验基本为验证性实验,有些甚至仅由教师给学生演示一遍,学生仅需观看不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最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就算是完成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沦为一种“形式主义”教学,不仅提高不了学生的兴趣,有时甚至被学生认为是耽误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材料力学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实践,作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具体为:

1.教师队伍注重专业性建设。充分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及组织作用,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工程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讲授材料力学课程,这样教师可以实时地把材料力学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材料力学中梁构件的支座可分为可动铰、固定铰、固定端支座,但我们工程中的主梁一般支承于柱上,次梁一般支承于主梁上,那工程中实际中的梁对应的支座又是那种呢?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来说,当梁端部承受负弯矩,上部混凝土受拉开裂,如梁上部不配置纵向受拉钢筋,即可允许梁端发生转动,进而释放掉负弯矩,这样一般就可认为是固定铰;反之,若梁端上部配置了足够多的纵向受拉钢筋,那计算时就可以简化为固定端。通过专业老师的讲授,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材料力学和工程实践的密切关系,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注重时效性、拓展性建设。在对教学内容不做较大修改的前提下,教学时注重时效性,与现行相关规范作比较,如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公式,材料力学中基于容许应力法的表述为公式(1)、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基于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表述为公式(2)。NAn≤[σ](1)NAn≤f(2)式中,N为构件受到的轴拉力;An为构件的净截面面积;[σ]为许用应力,Q235钢材一般取150~170MPa之间;f为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钢材一般取215MPa(板件厚度小于12mm)。从表面上看,公式(1)和公式(2)的区别仅为[σ]和f。但实际上公式(1)基于容许应力设计法,要求结构在标准荷载下产生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σ](容许应力[σ]由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安全系数得到),因此可知,式(1)中的N是由标准荷载产生的轴拉力。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公式(2)是用荷载或荷载效应、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的标准值附以各种分项系数,对于不同重要性的结构,尚应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即式(2)中的N是由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产生的轴拉力,f是由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得到。除注重教学内容与现行规范相结合外,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强调力学知识的拓展性,即材料力学中的相关知识不仅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在生活中也有大量应用,诸如食品包装袋上预留一个小豁口、如何吃火腿肠、冬天水管为什么会被冰胀裂、撑杆跳运动员使用的撑杆的变化(由木杆、竹竿、金属杆等逐渐过渡到现在用的玻璃纤维杆)、香蕉球的力学原理、弹簧秤的力学原理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缺少工程实践的学生从生活案例中理解材料力学概念,让学生意识到材料力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手段注重结合性、细节性建设。本文着重介绍的是作者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认为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性问题。(1)多媒体课件形声、动画兼备,对于抽象的应力、应变、变形过程等更容易展示出来,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制作课件时要注意排版、字体大小、颜色等,最好多图片少汉字,能用动画表述不用文字描述。排版不宜过于花哨,否则会喧宾夺主,学生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课件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2)多媒体课件内容选择上,辐射面要广,不仅包含教材上的知识,尚应涵盖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但除重点内容外,一般不必过于详细,否则学生会认为“课件”就是材料力学,降低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建设。为改善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启发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启发式学习”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结合材料力学每章节课程内容,教师在导课时都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或相关科研成果,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相关的问题在哪?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完相关内容后,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压杆稳定问题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仅长度不同的钢柱,其余均相同,哪个承载力会高一些呢?学生从生活常识的角度一般能知道短柱一般承载力会高一些,但不知道原因在哪儿。在讲解完压杆稳定问题后,学生就知道原因所在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给学生站上讲台并充当教师角色的机会。材料力学课程安排中一般会有2~4个学时的机动课时,我们利用这几个学时的时间,让学生站上讲台,规定每个学生授课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从授课章节、多媒体课件制作、素材收集等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学生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以前,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把这几个学时安排成答疑,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把答疑全部改为课下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来给学生展示,这样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

5.实验教学注重层次性建设。针对之前实验教学的弊端,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除实验室专门配备的教师外,要求材料力学授课教师全程参与实验教学。(2)将实验分层,第一层次为基础性实验,包括拉伸、压缩、平面弯曲实验。第二层次为综合性实验,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或结合教师个人科研项目确定。(3)基础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把与实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等相关素材提供给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时,由实验室教师对授课教师事先提供给学生的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详细讲解,并预留下一些问题。因学生课下已经做好了预习,这样有效地节省了准备时间。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按每2~3人一组进行分组,撰写实验报告时,学生除需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外,尚需对实验室教师预留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实验过程中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实验报告上提出,最后由实验室教师汇总交给授课教师,由授课教师统一解答。同时,实验报告上必须注明小组每个人的分工。(4)综合性实验为选做性实验,可以是真实的物理性实验也可以是数值性实验,主要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展的。截至作者发稿前,学生自拟了轴向压杆稳定承载力的测定、焊接构件残余应力测量等多个实验项目;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的实验就更多了,诸如一些实际检测类的工程项目、实验室的科研试验项目等。6.课程考核注重多样性建设。课程考核过程中,摒弃了平时成绩+实验课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加权计算总成绩、期末考试闭卷的传统作法。相关改进如下:(1)针对材料力学公式多、概念多的实际情况,考试时允许学生自备半张A4纸,半张A4纸单面(另一面空白)可以撰写自己认为重要的公式、概念等等,但只能自用不可互相传阅,考试结束时该半张A4纸写上姓名随同试卷上交。(2)减小主观性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平时成绩主要依靠作业质量、出勤率等来确定,但仅占总成绩的10%;实验课程成绩分为A(优秀,对应90分及以上)、B(良好,对应80~90分)、C(中等,对应70~80分)、D(及格,对应60~70分)、E(不及格,对应60以下)五个等级,若实验成绩等级为E,则采用一票否决制,总成绩不合格;若等级为C或D,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30%;若等级为A或B,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的20%。总体上,实验成绩越低,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越大,就会导致总成绩越低,进而促进学生重视实验教学。

三、结束语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改革,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对材料力学的理解逐渐由一门抽象、难懂的“力学课”转变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逐渐增强。但我们也意识到,材料力学教改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顺应形势,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如三,王天明,陈君驹.材料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I[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刘鸿文.材料力学I[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刘萍华.20年来我国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综述[J].力学与实践,2009,31(6):67-69.

[5]王涛,罗洪峰,王娟,等.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3):116-118.

[6]闫冰洁.浅谈基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5:144-146.

[7]季顺迎,武金瑛,马红艳.力学史知识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结合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37-142.

[8]宋曦,杨静宁.工科专业材料力学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0,32(2):142-146.

[9]刘小蛮,杜国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思考―――会做、会用、会意[J].力学与实践,2013,35(4):74-77.

[10]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1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12]蒋持平.为明天的探索奠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建设[J].力学与实践,2006,28(4):73-75.

作者:于海丰 邹丹丹 张华

土木工程网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