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发布日期:2020-03-01 12:14:19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放线工作之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一) 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的各有关数据。如总平面图的定位尺寸,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基础图的各部位尺寸。在熟悉图纸时应随时做好记录,以便在具体测放工作时查找。
二)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情况、检查,核实建设方所提供的原有测量控制点,并办理与建设方对测量点的确认工作。根据测量控制点,放出现场平整线。以便为测量施工提供条件。
三)检查校正测量仪,如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标尺、钢尺等,在使用前都应做好校正工作,以保证测量精度。
四)制定测量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精度要求,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图纸中数据计算和绘制测量草图。
五)建筑物的定位,根据建筑基线或原有建筑物定位(如图1-1)
图1-1 建筑基线定位
六)根据总平面提供的定位关系尺寸,定位时先将原有建筑物的MP、NK延长在AB上交得1点和2点,确保1、2点在AB直线上,由2点量至3点,再由三点量至4点。
七)分别在3、4点安置经纬仪测量90°而测定出EG、FH方向线。在该方向线上分别测定出E、G、F、H点,该方法也适用于只有原建筑,没有建筑基线A、B的情况,只要先按一定的距离由原建筑假设AB直线即可。
图1-2 建筑方格网定位
八)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如上图:建筑方格网定位图和下表所示)
在建筑场地的方格网,根据建筑物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量。
1、由A、B点的坐标值算出建筑物的长度值a各宽度值b。
即 a=268.24-226.00=42.2m
b=328.24-316.00=12.24m
2、在m点安置经纬仪,照准N点在MN直线上测定A',B',即
A'=MA'=226-200=26.00m
B'点由A'点再量取建筑物的长度a=42.2m
3、分别在A'、B'点安置经纬仪,测90°,并在视线上分别量取AA'=316.00-300=16m.得A、B点,再由AB点量取建筑物宽度b=12.24m。得C、D点。
放线工作之建筑物的放线
图 2-1
龙门架设置步骤:
1、在建筑物的拐角处和中间隔墙的两端槽外1.5~2.0m处设置龙门桩,桩要竖直、牢固,两桩应与基槽平行。
2、用水准仪在每个龙门桩上引测建筑物±0.00标高线,并在标高线位置钉设龙门板,龙门板顶面要平直,正好处于±0.00标高位置。
3、用水准仪校验钉好的龙门桩标高,并在中心桩上安置经纬仪,将各控制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并钉小铁钉作为轴线标记。
4、用钢尺沿龙门桩板顶面检查中心钉间距,其误差不得超过1/2000。
5、根据中心钉,将墙宽、基础宽标画在龙门板上。最后根据基槽上口宽拉线,用石灰撒出基槽开挖的白灰线。
放线工作之施工工程中测量控制
一)基槽开挖深度控制
当基槽开挖接近基底标高时,在基础拐角处3~4m位置,在槽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水平控制桩,一般比基槽设计标高高出0.5m~1.0m,用于拉线找平基础底标高。
二)开挖达到设计标高的控制标记
在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一般每隔2.3m钉一30×30见方小木桩打入基底,并在小木桩周围撒上白灰点或白灰圈作为基槽开挖到位标记。
三)基础放线
1、在基槽开挖完成后,必须复核槽底的标高及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准备砼垫层施工,砼垫层完成后进行基础放线。
2、首先在控制桩 I 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照准轴线另一端的控制桩 I'的小钉。固定水平制动螺旋,并使望远镜上下移动,从槽底层的另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投测轴线标的记点。
3、弹线(轴线)
每隔一段测一个点(一般不超过3米)用红笔点圆点。圆点外用红笔画圆圈标记,以便清楚位置。最后将各点用墨线弹成一条直线,此线为主轴线。
4、其它轴线的弹法(如图3-1所示)
图3-1 基础弹线
1-孔洞位置;2-中心轴线;3-砌转大放脚;4-基槽边界线
根据垫层上已弹出的主轴线,测量建筑物其它细部轴线时,由一个主轴线的交点为0点,沿主轴线量出细部轴线距离,将细部轴线的两端对应点弹成墨线。最后完成所有轴线的弹线。
5、细部线的弹法
按图纸所标注的基础宽度,由轴线向两侧量距,定出边界点,再弹出墨线,即为基础宽度线。最后将图纸标注的洞口位置、管井位置、门洞位置、墙、柱尺寸等弹出墨线。
注意:
1)偏轴线尺寸
2)洞口、预留口标高的(地面标注)。
3)预留插筋高度、位置。
四)首层墙体施工放线
当基层完成后,用控制桩将线引到砌好的基础墙截面上。
1、用小白线将轴线两端与控制桩对点拉通,对照拉通线每隔一段用红笔标一个圆点,然后将各点连续用墨线弹成该墙的轴线。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轴线都弹出来。
2、在弹线时对已砌好的基础墙进行复验,利用主轴线检查基础有无偏移,防止出现半边墙跨空现象(见图3-2),同时还需注意整个建筑物轴线总长误差应控制在1/2000-1/5000范围内。
图3-2 基础墙错位
3、门窗洞口放线
A、门的位置在基础墙平面上画出;
B、窗的位置一般在基础的侧面画出;
C、窗台、门口、洞口的规格尺寸(长×宽×高)及标高一般在皮数杆上反映(见图3-3)
图 3-3
4、皮数杆的设置
在砌筑施工中,墙身各部位的标高是用皮数杆来控制的。皮数杆是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的标高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位置。
皮数杆一般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和隔墙处(见下图)
立皮数杆先在地面上打一桩,并用水准仪在桩上测出±0.000标高。将皮数杆上的±0.000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牢。皮数杆钉牢后用水准仪进行复核,并将皮数杆立垂直。(如上图:皮数杆设置图)
5、高程传递
1)当墙体砌到一步架高时(1.2M),用水准仪在室内墙所有墙面上测定一条距室内地坪0.500M高的水平线,称为“建筑50线”。作为该楼层所有标高的控制线。二层及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应以首层为50线依据,竖直量取,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每层±3mm,总高H≤30m应为小于±5mm,总高30m<h≤60m应为小于±10 。< span="">
2)施工层找平之前,应先校测从首层用钢尺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 时,取平均点,再用水准仪后视该点抄测该层50线,并弹好墨线,传递位置一般在垂直贯通的地方(如楼梯间、外墙等)。
放线工作之施工工程中测量控制
一)近十年建筑的特点:
1、规模大,分期分段施工。
2、结构复杂、层数多、基础深、机械化施工进度快、设备多样化、安装精度高。
二)高层建筑测量的特点:
1、由于建筑物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点转度高,所选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要适合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情况。
2、由于建筑物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较高,特别是高速电梯的安装,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也高。一般在设计图纸时有说明,总的允许偏差值在施工过程中还产生误差,只能控制在总的偏差值之内。
3、由于建筑平面、立面设计新颖又复杂多变,故要求开工前先制定施工测量方案、仪器配备、人员配备,方可施工。
三)先进测量仪器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全站仪是光、电、机、算、贮等功能综合构造精密的自动化仪器。
四)操作步骤:
1、安置仪器,对中定平测仪器高。
2、开机自检,纵转望远镜进行初始化。
3、输入参数,主要是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气象参数。
4、选定模式,主要是测距单位、小数位数及测距模式,每度单位及测角模式。
5、后视已知方位,输入测站已知坐标及后视已知方位。
6、观测前欲求点位,一般由四种模式:测角度、测距、测点的极坐标、测点位。
7、应用程序测量。(机内存有各种测量程序)
如:
A、按已知数据进行点位测设施;对边测量。
B、观测两个目标点,即可测得其两点的斜距离、水平距离、高差及方位角;
C、面积测量;
D、后方交会;
E、导线测量。
五)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校定与检校仪器、钢尺:
2、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
3、校核红线桩、定位桩、水准点;
4、制定测量方案。
六)建立拟建小区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1、控制网应均布全区,间距30~50M为宜,网中应包括场地定位依据的起始边、建筑物交点、主轴线、弧形建筑物的圆心点(或其它几何中心点)和直接方向(或切线方向)
控制方格网
2、便于使用要测量组成与建筑物外廓平行的闭合图形,以便于控制网的闭合;3、控制桩之间应通视、易量,其顶面应略低于场地设计高程,桩低于冰冻层,以便长期保留;
4、精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及《施工测量规程》规定,一般场地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
5、网形:
常用的有以下几点:
矩形网,也叫建筑方格网;
多边形网,对于三角形、梯形或六边形、非矩形建筑物适用;
主轴线网,与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十”字形、“井”字形。
6、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根据所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基础平面图和施工方案,确定土方开挖上口灰线,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方法计算出所测量数据进行现场放样,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槽底标高。
大型基础采用机械开挖,要预留人工清槽厚度,一般不少于200MM,以防扰动地基。
如果基础较深要用水准仪向槽底引测2~3个标高控制桩。
测量人员要注意开挖边坡、地下管线等,以防蹋方和挖断市政管线。
土方开挖后,要把控制线投测下去,检查槽底平面尺寸,放出电梯基坑、集水坑等位置线。要考虑到外墙的施工作业面。
在进行人工清槽时,用小木桩在槽底抄测3*3M的方格网,拉小白线进行清槽。
经勘察、设计、甲方、监理、质检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建筑物施工到±0.000时,把控制线投测到地下室顶板上,根据标准层的结构改作内控点.
内控点的划分依据是施工流水段、施工方案、施工图纸。
每个流水段应设成规则的闭合图形的内控点。(工地上使用最多的是矩形)
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每层的主控线应由首层控制点用铅垂仪或线坠投测到作业面,用测角与量边检查投测到作业层的闭合图形。
以检查闭合后的主控线,做为各层作业面的放线依据,根据图纸及设计变更放出墙边线、墙身控制线、门窗洞口线。
见附图
主控线与墙体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