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土木论文 > 建筑论文  >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注浆技术探讨(共3960字)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注浆技术探讨(共3960字)

发布日期:2021-07-04 18:07:17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江小毕


导读:
土木工程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从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看,注浆技术的使用逐步普及,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推动着行业的高速前进。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
土木工程网

土木工程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从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看,注浆技术的使用逐步普及,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推动着行业的高速前进。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被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广泛采纳。在施工中应用注浆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目前,该技术备受社会各界欢迎,并得到了大力推广。基于此,文章就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行业;科学技术;注浆技术

建筑工程具有多样性,在现场施工中,要充分发挥其科学效应,就要结合施工环境、技术要求及施工范围等相关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首先要确定好满足工程需求的原材料,然后进一步保证现场施工标准,为建筑保质保量交付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1注浆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现场施工中,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是采用气或者液体的压力将浆液注入建筑结构裂痕,建筑物自身的裂痕得到较好的修复,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手段。第一,通过浆液的渗透修复,有效缓解建筑物本身抵御渗透性能,有效修复原有孔隙。第二,漏洞堵修。施工中出现的孔洞可以通过注浆的形式进行修堵,对于水流也可以实现修堵截留的作用。第三,结构加固。在初期施工完成后难免会出现纰漏,导致结构本身存在一系列孔洞,而注浆修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增强结构的稳固性。第四,后期查漏修补工作。比如,建筑物施工中操作不当,结构主体出现倾斜,灌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恢复原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倾斜的发生,降低结构主体持续恶化。注浆操作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修补:第一,结构主体的裂痕灌浆。合理利用灌浆技术,结合建筑自身的裂痕发生部位,按照一定的距离预留孔洞,常规下在30~40cm,孔径大小约1mm。如果孔隙湿度较大,作业中常采用岩峰开槽的施工技术。如果干缝灌浆,孔位应预留在缝隙两端,且间距在4cm左右,随后用环氧胶修补封口部位,严防内部浆液倒流。在管和槽间用强水泥密封。缝隙湿度较大时,需对内部注入定量的水,加速其融合,使浆液与建筑更好贴合,进一步增强其稳固性。如果是干缝施工,则材料的黏度要相对较低些,固化时间不应该超过14h,孔隙内部的浆液密度符合施工需求。第二,地下室施工。由于地下环境相对密封,通风较差,加上内部潮湿并极易发生水渗漏,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导致其性能稳定性相对较差。而注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基体内部稳固性。在现场操作中,孔洞的深度控制非常关键。注浆作业环节,要严格控制压力大小,综合多方因素做好质量防控工作。

2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优点

2.1操作简单便捷

从以往施工案例来看,注浆技术的现场应用难度不高,对施工效率更有帮助,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备受欢迎。工程前期要结合不同的施工场地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展开作业,操作工序不复杂,无需过高的专业要求,普通人员可单独完成。这种操作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减少了失误。

2.2施工效果显著

注浆技术多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裂缝修补,地表需要填充时也可以通过注浆施工加强其稳固性,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做好质量防控工作,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使用范围广泛,操作便捷,因此备受行业内的欢迎。

2.3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经过机械设备的施压加速浆液融入建筑物结构裂痕中,根据其自身特征,可针对不同形状的缝隙完成有效修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黏合效果好。因此从应用效果来看,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对其他工序不会产生干扰,同时常见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处理中减少了返工的次数,工期得到了保障的同时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2.4节能效果良好

从注浆技术施工中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其主要成分大多为废弃浆料,通过二次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小,满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保需求。

3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施工要点

3.1钻孔

在注浆技术展开作业前,需要在指定位置完成打孔操作。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做好角度和孔距测算工作,严格控制操作设备的角度,误差值要控制在2cm以下。钻孔施工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角度,保证垂直作业,严格控制误差值。操作设备要连续施工,同时要注意深度满足工程需求。待到整道工序完工后,要对孔距和深度进行验收,满足需求后方可展开灌浆作业。

3.2制作及布设注浆管

注浆施工作业展开前,还要事先完成注浆管道和钢筋笼。浆管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焊接工艺,工程中常用的焊接管通常为25mm左右,以套筒连接的模式进行操作,在两端连接处进行焊接操作。同时要注意控制二者的长度值,一般注浆管稍微长一些,与钢筋笼长度差值为8.5m。长出部位以2m为间隔完成绑扎操作。在管道布设环节,要超出基坑2m左右,在顶端敲打施压,保证密封性能,严防杂物流入管道内部。桩底要较钢筋笼长约5cm。将喷头安放在管的下部约2dm。随后开始进行打孔,同时注意孔口的压力承受值应满足工程需求。用钢筋笼将浆液管道固定在其内侧,保证对称性。此外,还要在管体喷头处垫好添置混凝土块,避免孔壁间产生摩擦作用力。随后进行钢筋笼下放操作,待到指定部位后方可注入浆液。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灌注压力,降低对管道造成的不必要损耗,以防管道破损。

3.3压水测试

在注浆工作正式展开前要进行水压测试,此道工序尤为重要。首先要全面了浆液的材料性能。水压值测试可以深入了解管道的防水及密封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在高压力作用下持续注入水流,对整个设备的密封性在高压作用下水流的压力也要加以控制,不高于1MPa。等到整个压力值测试完毕时,保证管道内部的杂物被清理干净,为后期注浆工作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注浆

如果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高压喷射进行注浆作业,在现场操作中要严格控制以下几点:第一,在工程展开前要进行设备安装工作,要结合工程需求严格控制施工位置。钻机与喷射机的孔位要正对转盘,误差值要控制在0.5°以下。现场注浆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压力值和喷射量的多少,确保科学合规性。整道工序完成后,要做好后续的辅助工作。由于水泥自身特征,长期暴露在外部条件下,工程顶端部位会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发生塌陷。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应予以立即修复,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如果工程作业中更适合选择劈裂法进行注浆,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钻孔,半径不超过100mm;垂直度误差不大于百分之一;孔距也要满足实际需求。灌浆作业过程中,当泥浆注满孔道时,再插入劈裂管,孔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约50cm。第二,钻孔作业要确保密封良好,内部需填充入水分,满足施工需求时方可作业。针对不同的施工区域,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完成压力值控制,比如再门窗等相关的部位注浆时,整个压力需要控制在0.1~0.3MPa;如果针对地下室或者结构横梁进行注浆作业时,压力值范围应适度调整,控制在0.5~0.8MPa。总之,要保证注浆效果的合理性。

3.5封孔

在注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孔道进行密封,严防浆液后期流出。如果发现有浆液流出后,需要及时补漏。整道工序完成后,需对灌浆效果进行验收,填充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可进行封孔。

4结束语

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化,对生活有了更高的标准,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施工单位要立足自身,不断提升原有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内部工艺,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建筑。注浆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现场的工艺种类繁多,要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地加以选择,目前常用的有静压注浆、高压喷射,此外还有复合注浆等。工艺的应用要结合作业需求,都能够及时应对现场突发状况,为建筑物的质量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志涛.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81.

[2]高启程.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43-44.

[3]付广元.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9,35(4):115-116+131.

[4]徐湛华.注浆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8,30(1):25-26+32.

作者:郭必义 单位:甘肃铁发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网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