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发布日期:2021-07-04 17:51:03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江小毕
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一种重要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混凝土的施工现状,深入分析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技术要点,对优化混凝土施工管理、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很大,一些混凝土生产厂家和施工企业未能充分、有效地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造成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质量问题多种多样,给各类建筑的安全稳定应用带来诸多隐患。为此,应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明确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要点,从而促使混凝土生产厂家和施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各类建筑物的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1混凝土施工现状
现阶段,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本身有许多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水平。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尽管混凝土材料有很多优点,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这种材料的性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对各施工要素控制不当,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混凝土材料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混凝土配比过程中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要求、混凝土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缺乏有效管理、混凝土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对混凝土施工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施工人员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施工;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用来制备混凝土的原料主要是水、石料、水泥和各种添加剂。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项力学、理化性能。配制混凝土时,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有效检查,确保所选材料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有相关条件的企业应采用现场检测的方式,对原料的几何参数、理化性能等进行综合检测,以保证所选材料符合企业的技术要求。在材料选择中,水泥的使用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当条件允许时,混凝土的每一次配置都要选择同一厂级同一批次的水泥,尽量避免不同厂家的混凝土混和,避免不同厂家的技术要求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2混凝土制作、运输和检验
2.2.1混凝土配比原料配比。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理论,科学地对不同类型的原料进行配比。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明确建筑物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材料比例。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使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与现场条件相适应。添加剂。实践证明,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建筑的使用要求,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建筑的使用要求会对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而在不同建筑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多种添加剂,使混凝土具有特定的性能。添加添加剂后,应在相应的使用环境下进行大量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到充分的数据,以确保生产的混凝土能有效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除严格控制原料、添加剂的配比外,还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避免施工人员不按施工要求配制混凝土,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
2.2.2混凝土搅拌拌合对混凝土的配制有很大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必须有效地控制搅拌设备、搅拌工艺等,才能保证搅拌工作符合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预拌料应在正式拌料之前进行预拌制,然后排定混凝土搅拌作业的基本步骤,在正式拌料过程中,应先获得正式搅拌的相关工艺参数,再制备用于建筑物中的混凝土。有效地管理搅拌过程中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利用现代化的搅拌设备,实现对混凝土各搅拌工序的有效控制。搅拌车在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其技术要求,搅拌车内存放的物料不得超过其最大容许用量。
2.2.3温度控制温度是混凝土制备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麻面等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地监控混凝土温度,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水泥搅拌和运输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温度检测系统和降温系统必须辅助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用测温仪对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时,温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以保证混凝土性能最优。夏季混凝土施工应避免高温天气,冬季混凝土施工应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避免低温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2.2.4混凝土运输一般情况下,配制混凝土的工厂与混凝土的使用地点之间有一定的地理距离,因此,混凝土在使用期间需要运输。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将直接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设备中凝结,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施工企业应采取现场配制的方式,以满足自身对混凝土施工的需要,对于现场无法满足的要求,应尽量采取与施工企业距离较近的方法。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各项性能不发生变化,必须使用专用水泥运输设备。另外,在施工现场,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建议采用泵送混凝土材料。
2.2.5检验混凝土配制完成后,施工企业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验,经检验确定选用的混凝土符合建筑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广泛使用。为满足后续技术检查的需要,每批混凝土浇筑后都应留样。
2.3施工准备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质量,也取决于施工过程,还受前后施工工序质量的影响。浇筑前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搭建模板,二是铺设钢筋。混凝土施工前应全面检查模板架设质量,确保模板的几何尺寸符合相关建筑设计要求,模板各部分得到有效支撑,对于建筑核心结构部分应检查模板架设强度,以避免模板架设强度不足,混凝土施工时压溃模板。钢筋在建筑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混凝土与钢筋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其承载功能。混凝土施工前,对敷设的钢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选用的钢筋符合建筑设计要求,配筋数量、间距等均符合建筑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钢筋敷设和模板架设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类建筑对混凝土施工有不同的要求,混凝土施工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特殊施工技术措施,组织参与混凝土施工的人员对措施进行全面学习,以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要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尽量选用温度变化小的时段施工。
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结构能否有效地满足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直接关系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浇筑混凝土时,应首先清理浇筑现场的环境,排除模板内的各种杂物,如废弃的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避免混凝土中掺杂各种杂质,以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对浇筑区域内部进行清水冲洗,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水量,避免模板积水过多,对混凝土配合比产生一定影响。水洗的目的是清除模板内部的尘土,提高模板内表面的洁净度和含水率,从而有效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浇筑过程中,应控制供料管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避免供料管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落到浇筑面而离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特殊结构部位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施工中制定的特殊技术措施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浇筑结构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浇筑方法。操作要点是混凝土浇筑振捣,其目的是确保混凝土材料有效地填满模板中的每一处空隙,而不是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振捣操作中常见的问题有过振和漏振,其根本原因是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应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振捣操作,以满足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需要。为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连续性,施工过程中不得中断,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产生各种裂缝的可能性。
3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浇筑后的管理技术也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有效的后期维护管理技术,可消除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缺少后期管理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削弱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各项性能。混凝土浇筑后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混凝土拆模
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模板拆除作业。在模板拆除作业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一般情况下,模板拆卸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在模板拆除时,先拆除建筑物中重要性较低的部分,再拆除重要性较高的部分。拆模时间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只有在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满足相应要求时,才能拆除相关模板。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应实时有效地检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当其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时,立即拆除模板。应合理、科学地拆除模板,避免暴力盲目施工对混凝土材料造成一定的破坏。拆模过程中要及时拆除模板,为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2后期修复过程
拆模工作结束后,由相关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并针对混凝土结构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修补,使其符合规范的有关技术要求。混凝土建筑模板拆除后常见的问题有表面蜂窝、露骨。对蜂窝面问题,首先用钢丝球打磨蜂窝面,然后,根据混凝土配比,配以合适的水泥浆进行找平作业。为解决混凝土露骨和露筋的问题,应清除露骨、露筋位置处的混凝土层,使其具有比原有混凝土更好的综合性能,并将其用于对露骨筋位置的有效修补,在进行这种修补作业时,可能需要重新架设模板和振捣作业。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并进行检查后,如果发现有严重缺陷,其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效的优化解决方案,及时消除建筑物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采取后期修复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对混凝土后期修补的重视,积极开展后期检查和修补工作,消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3.3混凝土养护作业
养护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混凝土养护的专业解释是:运用技术手段,采用科学方法,加快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同时,使反应更彻底和有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防止已初具性状的混凝土因风吹、寒冷、干燥、暴晒等客观原因而产生裂缝等缺陷。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同时振捣完成后,必须在12h以内将混凝土覆盖处理完毕,做好浇水和养护。拆模完成后,必须向混凝土喷水。一般情况下,上述喷水养护必须在7d内完成,而喷水的频率则需考虑实际情况,主要根据混凝土本身的湿度,以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但从目前情况分析,较为常见的养护方法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等。
4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着诸多设计问题,为确保施工质量,应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考虑材料和技术问题。混凝土的质量决定工程基础的好坏,它既是技术问题,又是安全问题,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积极采取监督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介晓锋.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19(28):54.
[2]吕秀敏,孙丽波.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究[J].黑龙江科学,2019(18):118-119.
[3]邓磊,赵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56-57.
[4]曹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6-17.
[5]窦申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2):11-12.
[6]李德鉴.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6(08):86,92.
作者:王映雪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