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土木论文 > 结构论文  >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探讨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探讨

发布日期:2020-04-26 08:51:46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导读: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作为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主要用于一些不宜加设柔性变形缝和后期变形会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设置对于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沉降裂缝、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起到简化建筑工程结构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作为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主要用于一些不宜加设柔性变形缝和后期变形会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设置对于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沉降裂缝、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起到简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缩短工期、推进施工进度和节约投资的作用。本文就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分析;施工要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裂缝的现象不断增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后浇带则是解决结构裂缝的一个主要方式,因其简单的应用方式、快速的施工速度和良好的控制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关注和认可。合理设置建筑工程后浇带,必须充分了解其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要点,并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的解决结构裂缝问题。

1后浇带类型划分

后浇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

1.1沉降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楼之间,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建筑工程基础沉降对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完工的后两个月,可以进行沉降后浇带的施工,如此一来,工程的基础部分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沉降,整体趋于稳定;待沉降后浇带补齐时,工程整体结构方可承受剩余沉降所产生的结构内力;最终,避免了后浇带因对整体结构所产生的附加应力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1.2伸缩后浇带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后期会出现收缩和温度变形,形成结构裂缝,为防止这一现象出现,会设置伸缩后浇带。在设置伸缩后浇带时,可沿基础方向留设,每30~40米一道,待到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成两个月后再进行施工。由于两个月期间,混凝土早期的温差和收缩已大部分完成,因此后面的后浇带设置可以改善工程结构的受力程度,从而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应力产生的裂缝影响。

2后浇带结构分析

2.1后浇带配筋

对于伸缩后浇带,为了消除混凝土变形的影响,其后浇带的留筋方式可以选择直接贯通留筋;而对于沉降后浇带,则可选择100%搭接留筋,先预留出钢筋的位置,待结构沉降稳定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便将沉降变形引起的影响降到最小。此外,由于部分后浇带会承当缩缝和沉降的兼容作用,因此在结构施工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两种变化的作用。

2.2后浇带立模

由于后浇带处密集钢筋,因此要求混凝土必须垂直,且在浇注过程中防止漏浆的现象。后浇带支模不仅解决了模板开槽和钻孔的难度,又避免了漏浆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模板的拆装。

3后浇带结构的设计分析

3.1后浇带与建筑整体的协调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结构的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而要从建筑整体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加强后浇带和建筑整体之间的协调性。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缝宽与墙板厚宽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1)对于一般墙板,当墙板、底板厚度大于200mm时,后浇带缝宽应在800~1000mm之间选取,当墙板、底板厚度小于等于200mm时,则后浇带缝宽选用800mm;(2)对于地下室底板,当墙板、底板厚度小于1000mm时,后浇带缝宽选用1000mm,当墙板、底板厚度大于1500mm时,后浇带缝宽则选用1200mm。后浇带接缝断面形式与板厚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板厚小于300mm时,后浇带接缝断面则选择直缝形式;当板厚在300~600mm之间时,后浇带接缝断面可选择阶梯型、上下对称坡口的形式;当板厚大于1500mm时,后浇带接缝断面则选用凹凸缝或槽口缝。从建筑设计的全局考虑,充分考虑后浇带设计与建筑整体设计的协调性,才能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

3.2后浇带的平面布置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考虑如何对后浇带进行平面布置。例如,在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后浇带布设过程中,应尽量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沉降后浇带,当沉降实测值和计算确定的后期沉降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以便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此外,在进行超长楼面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避免结构出现收缩形变,应当充分计算后浇带的平面布置部位,以达到充分降低收缩和温差对建筑物的影响。

3.3后浇带的宽度设计

后浇带宽度的设计是后浇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后浇带的宽度应当根据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不能随便确定。例如,后浇带的普遍合理宽度在70到100cm之间,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设计人员应当对工程设计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后浇带的宽度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后浇带的稳定作用,适当地增减工程的施工效益;还应充分考虑到应力的影响,避免因应力太集中而导致相关危害的发生。

3.4后浇带后浇砼的浇筑时间

由于后浇带后浇砼的浇筑时间影响着后浇带的质量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后浇带的类型和施工中的具体实际情况。最合理的后浇带后浇砼浇筑时间应当是,在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沉降和形变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之后,待结构稳定之后再进行后浇带后浇砼的浇筑,以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

4后浇带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4.1科学配比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成分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所用的混凝土,其组成成分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配比,有时还可添加外加剂进去。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其混凝土应选用无收缩性的混凝土来进行合理的配制,也可选用膨胀水泥来配制。例如,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膨胀性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施工单位也要特别注意混凝土和水分的比例,应根据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配比。

4.2合理确定分层浇筑厚度

由于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分层浇筑法,因此在其浇筑过程中要合理确定分层浇筑厚度。合理确定分层浇筑的厚度,可以使后浇带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便更好地克服结构沉降和变形所产生的相应危害。

4.3保持振捣器和钢丝模板的足够距离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振捣后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和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发生水泥浆的流失现象,应当重点注意振捣器和钢丝模板之间的距离,否则很容易发生水泥浆流失情况。此外,在对垂直施工缝进行施工时,应采用钢钎振捣的方法,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可以达标。

4.4合理处理混凝土浇筑后的垂直施工缝

对于混凝土浇筑后的垂直施工缝,在应用钢丝模板施工时,应当在混凝土初始凝固的时候用水冲洗施工缝,清除垂直施工中的碎片和杂物等,露出骨料。另外,在冲洗施工缝的过程中,还应冲洗钢丝网片,以除去上面的杂质和污垢。待到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拆掉撤离钢丝网模板,再用高压水对垂直施工缝的表面进行冲洗,以保证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提升。

4.5混凝土浇筑时间的确定

由于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后浇带施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伸缩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在施工后的两个月左右,而在特殊情况下,建筑工程设计的施工单位会针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提出特殊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会需要特殊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再按照特殊的方案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设置建筑工程后浇带时,首先要了解后浇带的自身特点,才能正确合理地设置后浇带。在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以达到最终预期的效果,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孙迪.试析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154-155.

[2]盛利.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J].民营科技,2012,10∶292.

[3]赵淑品.试析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56+58.

[4]李宏强.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广东建材,2007,01∶38-39.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