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发布日期:2020-03-01 15:57:54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地域特色文化代表着一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一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禹文化;文化产业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世代遗传的精神文化基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中国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文化品位赋予一个城市活力与魅力。地域文化是区域的形象,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一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伴随着经济、文化社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增强城市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整体保护、精心打理、综合整治、活化利用,统筹保护好地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闪光的“金名片”。一座城市,要承载历史,承载城市的文化内涵,就要要昭示未来,顺应城市文脉,发展、创新独特的新文化。结合城市特点,抓住重点,努力创造具有丰富城市个性的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使之与城市的总体发展和谐统一,互相促进,最终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安徽省蚌埠市地域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双墩文化”、“禹会诸侯”、“垓下之战”、“霸王别姬”、“花鼓灯”等文化符号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品牌文化夯实了蚌埠市文化价值内涵,增强了群众对文化文艺事业发展的自信。地域文化不仅要开发好、保护好、传承好、还要充分利用好,努力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名城”的目标。为此,需要从以下几点打造蚌埠市文化名城。
一、以城市品牌定位为引领,全方位提升蚌埠美誉度
地域文化资源是城市品牌的核心与灵魂。蚌埠处于淮河流域的中心,是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同时,从国内其他省市成功打造地域品牌经验看,形象宣传标语具有极强的标识功能。如山东省推出高度概括山东文化的“好客山东”标识,并在这一主题下,衍生出了“奥帆之都,魅力青岛”、“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登泰山,保平安”(泰安)、“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等系列宣传标语。建议将“淮河文化”明确为蚌埠城市品牌,同时推出城市形象宣传标语,三县城市形象标语建议结合本县地域文化,在“美”字上做文章:山环水抱的怀远着力打造“皖北最美县城”;楚风汉韵的固镇着力打造“大美固镇”;河湖密布的五河着力打造“皖北最美水乡”;历史厚重的禹会将花鼓灯、天河作为重要的文化标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扩大蚌埠的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和影响力。
二、以大禹文化 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
(一)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城市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至高点。城市的规划发展,需深入地挖掘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深入分析文化遗产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要素资源,通过市场物化要素资源,达到古为今用,再丰富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蚌埠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文化摇篮、帝王故里、歌舞之乡、山水城市’之美誉。城市个性鲜明、活力魅力兼备,只有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才能使这座城市走得更远。深入挖掘和研究“双墩”、“大禹”、“垓下”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
(二)“禹会盟及治淮水处”发生在蚌埠涂山已成定论,以此为契机,提高大禹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深入挖掘大禹文化资源,从五个方面高标准规划建设以禹王宫为核心景区的“涂山大禹文化园”文化旅游项目:一是提升禹王宫的建筑规模和档次,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禹王宫进行规划和扩建;二是增设“涂山日出”观景台;三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在景区建盖宾馆供香客和游人留宿;四是在涂山南麓建造大禹文化广场,塑造大禹像,建盖大禹文化博物馆、大禹故事模拟场景等景观点;五是在“禹墟遗址”建设“大禹民俗文化村”,展示当年古涂山氏国生活场景,增强游客体验性。
(三)利用蚌埠考古文化遗址众多的优势,积极编制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公园项目。在全市层面,成立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公园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抓住机遇,申报成功每年可以获得国家拨付的大量财政资金。有了资金支持,对于保护文化资源,提高蚌埠文化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四)以蚌埠市禹会村遗址及周边人文、自然环境为核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勘探、发掘研究是对大禹文化研究的重要支撑与见证,是蚌埠市标志性的文化资源。淮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禹会诸侯”对确定大禹事迹,探寻中华文明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禹墟遗址公园的建设和规划是以大禹文化研究、阐释、传播、体验和创意为导向的公共文化窗口;以生态涵养、休闲游等功能为主的城市生态空间。
三、以原生态花鼓灯为龙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鼓灯的知名度,打造蚌埠城市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花鼓灯是中国汉民族歌舞的杰出代表,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有着“东方芭蕾”的美誉,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蚌埠市的文化品牌。蚌埠市禹会区冯嘴村作为花鼓灯主要的播布区域,2004年,文化部确定禹会区冯嘴村为“花鼓灯生态保护村”。2005年,冯嘴村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2006年,花鼓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禹会区马城镇冯嘴村花鼓灯以冯派花鼓灯艺术为典范,以其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成为安徽省和蚌埠市的标志性文化形象之一,更是践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舞红花鼓灯”这一文化战略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冯嘴村花鼓灯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文化活动和演出、比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众多国内外观众,获得各种奖项30余次,提升了蚌埠市的知名度。2010年4月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冯嘴村视察,在观看了原生态的花鼓灯表演后大为赞叹,并寄语花鼓灯“不但要走进北京、上海,还要走向全世界”,温总理的这番讲话肯定了花鼓灯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四、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
文化是城市的一种“力”,也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的“能”,是支撑城市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每个城市关注思考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城市整体品牌提升的标志,也彰显了城市的“软实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需要用文化激发城市发展的激情,展示城市的形象,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与文化魅力。
(一)把冯嘴村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与优美的天河湖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做好规划,以“中国花鼓灯第一村”为核心,依托天河风景区,建设“花鼓灯原生态保护村”、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农家乐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同时,充分利用蚌埠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把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在中华古民居、大明文化园、大禹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项目中增加城市文化特色项目,如: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卫调花鼓、淮河琴书、皮影戏等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提升游客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使游客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蚌埠市是一座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资源内涵丰富,革命 址众多,如:蚌埠革命烈士陵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蚌埠大铁桥等多处革命遗址。但是,由于革命遗址资源比较分散,管理主体混乱,缺乏有效整合与合理开发,影响力不大,没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增强爱国情感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需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利用开发革命遗址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红色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整合市、县、区革命遗址资源,统一归口管理,改变过去管理主体多元的弊端。近年来,蚌埠市扎实推进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科学制定了《蚌埠市革命历史遗址保护开发规划》,加大投资重点建设多处革命旧址,发展红色旅游景点,全面打造和提升蚌埠市红色旅游特色基地。通过整合旅游、文化等各种优势资源,发掘、留存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印记,积极“复活”红色历史,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筑牢蚌埠精神高地根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才能始终保持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使其以独具一格的理念向度、精神气度,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我们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都应该广泛吸纳其长处和精华,使之服务于本土文化建设,使本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秉承,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