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知识 > 施工技术  >  既有框架柱箍筋间距不满足抗震规范的分析处理

既有框架柱箍筋间距不满足抗震规范的分析处理

发布日期:2023-11-02 09:52:41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江晓笔


导读: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某7度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框架柱实际箍筋间距未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简单介绍对此问题的分析和加固处理建议。经复核验算,由于箍筋间距偏大,柱箍筋加密区实际体积配箍率不满足《抗规》第6.3.9条第3款要求;但按实际配箍验算的柱抗弯、抗剪承载力满足小震及中震弹性设计要求。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一、问题提出

某7度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框架柱实际箍筋间距未满足规范要求。本文简单介绍对此问题的分析和加固处理建议。

(1)部分抽检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140)不满足设计图纸要求,也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6.3.7条第2款要求。

(2)经复核验算,由于箍筋间距偏大,柱箍筋加密区实际体积配箍率不满足《抗规》第6.3.9条第3款要求;但按实际配箍验算的柱抗弯、抗剪承载力满足小震及中震弹性设计要求。

二、加固思路

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限制柱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体积配箍率的作用主要是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对于既有结构柱延性不足而进行抗震加固时,可采用全长无间隔地环向连续粘贴纤维布的方法(简称环向围束法)进行加固。

结合本项目情况,建议采用以下两种体积配箍率之差的包络值,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第10.8节的规定进行加固处理:

a、对箍筋最大间距不满足《抗规》第6.3.7条第2款的要求的情况,考虑在满足箍筋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及箍筋最大肢距(二级抗震等级)要求情况下对应的体积配箍率与实际箍筋间距情况下对应的体积配箍率之差进行加固;

b、对柱实际体积配箍率不满足《抗规》第6.3.9条第3款的情况,按实际体积配箍率与最小体积配箍率之差进行加固。

三、算例分析

以该项目的某一中柱为例:

1. 柱砼强度为C35,截面尺寸650mm×650mm,原设计配置4×4复合箍,间距100mm,直径12的箍筋。柱轴压比0.7,最小配箍特征值λv取0.15,根据《抗规》第6.3.9条, 最小体积配箍率按下式计算:

ρvmin=λvfc/fyv=0.15×16.7/360=0.6958%

上式中fc取16.7N/mm2fyv取360N/mm2

2. 柱净高2.3m,初步估算剪跨比(Hn/2h0)不大于2,根据《抗规》第6.3.9条,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取ρvmin=1.2%。

3. 实际体积配箍率ρv

根据本项目检测鉴定报告,本层该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140,对应的实际体积配箍率ρv按下式计算:

ρv=(n1l1+n2l2Asv/Acor/s=(4×600+4×600)×113.1/600^2/140=1.077%;

4. 根据《抗规》第6.3.7条,剪跨比不大于2的二级框架柱,柱的箍筋最大间距不能大于100,二级柱最小的直径为8;以及第6.3.8条,柱的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构造配置4×4肢箍,间距100,直径8的箍筋,满足箍筋最大间距构造要求的体积配箍率ρv按下式计算:

ρv=(n1l1+n2l2Asv/Acor/s=(4×600+4×600)×50.3/600^2/100=0.671%;

5. 实际箍筋间距超过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本项目检测鉴定报告,本柱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140,对应的构造上要求的体积配箍率ρv.e按下式计算:

ρv.e=(n1l1+n2l2)Asv/Acor/s=(4×600+4×600)×50.3/600^2/140=0.479%;

6. 采用环向围束法进行加固。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10.8.2条:

ρv.f=ρvmin-ρv=1.2%-1.077%=0.123%;
ρv.f=ρv-ρv.e=0.671%-0.479%=0.192%;
两者包络值, ρ v.f 取0.192%;

ρf=2nftf(b+h)/Acor

式中Acor—环向围束内混凝土面积(mm2);

正方形:Acor=bh-(4-π)r2=650×650-(4-3.14)×202=422156(mm2);

正方形截面,kc=0.66;bf=200(mm);Sf=200(mm);ff=2300(N/mm2);

?yv0=360(N/mm2)。

碳纤维:采用3层0.111厚的碳纤维布无间隔的环向连续粘贴。

ρf=2nftf(b+h)/Acor=2×3×0.111×(650+650)/422156=2.0509×10-3

ρv.f=0.66×2.0509×10-3×200×2300/
(200×360)=0.865%>0.192%;设计满足要求。
综上,对该柱采用环向围束法进行加固时,碳纤维布粘贴层数为3层,碳纤维厚度为0.111mm,可满足要求。

环向围束法加固示意

 

四、小结

本项目存在箍筋实际间距不满足《抗规》第6.3.7条的问题,考虑到处理方案的可实施性,从结构概念设计出发,本文提出以体积配箍率为控制目标的处理思路供大家参考。虽然实际箍筋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但通过对体积配箍率的控制,使得柱进行纤维复合材环向围束加固后的实际体积配箍率不小于规范要求的体积配箍率,从而使构件实现规范要求的延性目标。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