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知识 > 施工技术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详细方法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详细方法

发布日期:2020-04-07 14:46:41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导读: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由于操作不善和违反规程引起的质量通病和导致的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往往很大,如造成建筑物沉陷、开裂、位移、倾斜。因此,对土方工程施工必须特别重视,按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认真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现将土方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四点: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1.3预控措施
 (1)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推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地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为便于机械开挖基槽,标志板也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
(2)基础施工前,应先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长度L、宽度b的尺寸  (m) L(或b)≤30 30<L(b)≤60 60<L(b)≤90 L(或b)>90
允许偏差(mm) ±5 ±10 ±15 ±20
 
(3)混凝土基础应在检查模板尺寸、位置无误后,方可浇筑。
 1.4监控要点:
   选用有资质第三方测量单位定期对主控制网与原始坐标点的校核。基础放线完毕后,由主控制网反向复核基础外边线及基础平面尺寸。
1.5检测手段:
   放线完毕后,使用钢尺、全站仪复核轴线与原始坐标点距离、方位偏差。
1.6治理办法
(1)轴线偏差过大,可能导致地基或桩基偏心受力,留下隐患。因此发现基础位置偏差太大时,必须请设计等有关方面协商处理。
   (2)基础尺寸减小后,造成地基应力提高,地基变形加大,由此造成上部建筑开裂等问题屡见不鲜。当基础尺寸严重偏小时,应约请有关方面研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桩基础工程是人工地基的一种,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目前使用量大的预制桩是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叙述采用冲击式的锤击打入和静压式贯入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所发生的质量通病,如下三点:
6.3桩基础工程
6.3.1、桩接头破坏
1.1表观现象: 
    接桩处经过锤击或静雅后,出现松脱开裂等现象。
1.2产生原因:
(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物、雨水等。
(2)焊接质量差,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缝薄弱处脱开。
(3)采用焊接或法兰螺栓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不紧。
1.3预控措施
(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2)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两节桩之间的空隙应用铁片填实,确保表面平整垂直,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再重新拧紧。
(4)当接桩完毕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用电焊焊死螺母或丝扣凿毛。
1.4监控要点:
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1.5检测手段:
 下节送桩行程完毕后,采用经纬仪检查桩身垂直度,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对承受反力的结构应加强观测。
1.6治理办法:
(1)发现桩顶有打碎现象,应及时停止沉桩,更换并加厚桩垫。如有较严重的桩顶破裂,可把桩顶剔平补强,再重新沉桩。
  (2)如因桩顶强度不够或桩锤选择不当,应换用长度合适的送桩器或更换合适的桩锤。
6.3.2、桩顶平面位置及基础开挖后桩身偏移过大
1.1表观现象:
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下升降。
1.2产生原因:
(1)成品桩本身质量、外观尺寸存在偏差。
(2)场地松软和不平使桩机发生倾斜。
(3)桩点施放偏差过大。
(4)控制桩产生位移。
(5)沉桩顺序不当,土体被挤密,邻桩受挤偏位或桩体被土抬起。
(6)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产生轴线偏移和轴线弯折。
(7)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使桩尖挤向一侧。
(8)未按土方开挖方案施工。
1.3预控措施
(1)采用点井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2)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二周左右。
(3) 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做好明显标志,并做好复查工作。施工时要按图核对桩位,发现丢失桩位或桩位标志,以及轴线桩标志不清时,应由有关人员查清补上。轴线桩标志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并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
1.4监控要点:
  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桩基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复查,严格按照批复沉桩顺序、土方开挖专项方案执行。
1.5检测手段:
成品桩进场之前对桩体质量检测采用目测直观外观质量,桩径、管壁厚度、桩尖中心线采用钢尺测量。待送桩完毕后,桩位偏差采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确定各桩位点,或采用全站仪定向及确距
1.6治理办法:
(1)检查进场每批次预制桩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外观检测对表面平整度,颜色均匀,掉脚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2)桩基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复查应由有资质等级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场地控制网复核、校对。
(3)桩点施放应根据桩位平面图、建筑红线和主要基轴线,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确定各桩位点,或采用全站仪定向及确距。点位误差精度:群桩小于20mm,单排桩小于10mm。
(4)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下节桩的桩头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变差不宜大于2mm。
(5)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勘察、设计人员研究专项处理方案。
(6)严格按照批复专项方案土方开挖顺序、分层取土,基槽边不得堆放土方。
6.3.3、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1.1表观现象: 
桩设计时是以贯入度和最终标高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难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个别工程设计人员要求双控,更增加了困难。                   
1.2产生原因:
(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也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混凝土强度。
(2)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或软夹层的透镜体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打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由于新近代砂层结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打入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求出贯入度。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就有沉不下去的现象。
(4)桩锤选择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
(5)桩顶打碎或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特别是柱基群桩,布桩过密互相挤实,选择施打顺序又不合理。
1.3预控措施
 (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行车路线。
 (2)防止桩顶打碎或桩身断裂。
1.4监控要点:
现场详尽勘探报告为依据,合理的打桩顺序及施工机械,监测压桩压力表读数控制在设计值±5%之间。
1.5检测手段:
送桩完毕后采用水准仪实测桩顶标高在允许偏差±50mm范围内。
1.6治理办法
(1)遇有硬夹层时,可采用植桩法施工。植桩法施工即先钻孔,把硬夹层钻透,然后把桩插进于L内,再打至设计标高。钻孔的直径要求,以方桩为内切圆,空心圆管桩为圆管的内径为宜。无论采用植桩法施工,桩尖至少进入未扰动土6倍桩径。
(2)桩如打不下去,可更换能量大一些的桩锤打击,并加厚缓冲垫层。
(3)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特别是柱基群桩,如若先打中间桩,后打四周桩,则桩会被抬起;相反,若先打四周桩,后打中间桩,则很难打入。为此应选用“之”字形打桩顺序,或从中间分开往两侧对称施打的顺序
(4) 桩基础工程正式施打前,应做工艺试桩,以校核勘探与设计的合理性,重大工程还应做荷载试验桩,确定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