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土木论文 > 节能论文  >  浅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共3945字)

浅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共3945字)

发布日期:2020-03-28 23:17:47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导读:
土木工程网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相协调的主要方式,而节能减排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手段。对此,本文以建筑行业为例,首先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其次对现阶段建
土木工程网

土木工程网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相协调的主要方式,而节能减排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手段。对此,本文以建筑行业为例,首先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其次对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紧紧围绕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展开了论述,旨在全面提升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率。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总体布局设计

众所周知,节能设计属于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不仅可以提升能源使用率,而且能够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全面提高。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能源紧缺问题早已演变成社会发展不容小觑的问题,而怎样提升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已然成为值得相关人员深思的课题。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紧紧围绕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展开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1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其在设计建筑工程期间不仅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确保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还要将建筑与四周环境结合在一起,借助光照与通风条件等相关方面的设计,使建筑设计紧跟时代的脚步。从客观的立场出发,建筑节能设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如果设计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日益增加,甚至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人们逐渐将目光放在了环境保护上面,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其侧重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开展节能设计工作,不仅可以起到缓解资源紧张的情况,还能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另外,因为节能设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所以会对相关设计者的设计水平提出诸多的要求,要求其拥有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道德品质。

2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力度不够,人员节能意识薄弱

就现阶段的建筑企业而言,其在具体设计期间并没有将目光放在环保节能上面,长此以往就会致使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在实践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就建筑工程设计行业而言,其没有深刻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节能设计工作者对自身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除此之外,相关设计者自身的管理工作不彻底,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节能设计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此外,不少施工单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都是采取以往的设计手段,这样就会导致节能设计理念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2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低

因为我国还处于发展时期,所以很多行业还需要国外技术的协助。对于国外的新型技术而言,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满足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不少技术的借鉴使用和预期存在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就建筑物中的节能设计来说,其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虽然使用了很多节能设计手段,但并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甚至某些技术的使用还会在无形当中加大资源浪费情况出现的概率。所以,我国应当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新型技术的研究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渗透到建筑工程设计之中,显然这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应用策略

3.1总体布局设计

无论是针对建筑的规划环节还是设计环节,均要对建筑的总体布局与设计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建筑设计和四周环境和谐统一,还能促进资源利用率的全面提升。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建筑用地非常紧张,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相关设计者需要对建筑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设计,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核心目标,不损害资源生长的生命周期。这里将建筑选址与设计当作主要论述对象,需要对人口和建筑的密集程度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把采光、自然风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以此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3.2建筑屋面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期间应当对屋面的节能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在充分结合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制订行之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案,尤其是冬季、夏季的节能手段,其应当在充分保证室内隔热保温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鉴于此,相关设计者在对建筑屋面进行设计时,应当以那些吸水性良好、密实度强的材料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保温的目的。不仅如此,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用绿色植被覆盖保温设计的手段,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屋面保温效果,而且还能在无形当中起到美化的作用。3.3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同时呈现出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在实际设计期间,充分利用水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情况下,节能设计在水资源的有效运用方面往往与污水系统设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污水的二次利用能够提升水资源的使用率,二次水可用于人工湿地的建设。

3.4照明技术节能设计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以往的照明设计会浪费很多能源,同时照明期间还会释放出相应的热量,长此以往会导致室内温度不断增加,继而衍生出额外的能源浪费问题。比如,在夏季的空调屋中,照明技术长时间使用极易增加室内空调的使用功率,继而造成电能的过度浪费。除此之外,节能设计还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照明设计手段,对某一地区的铺设进行科学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室内光线的折射等,继而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最后就是节能灯具的有效运用,现阶段节能灯具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中的节能灯具种类繁多,通过节能灯具的有效运用,其可以在无形中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3.5自然通风的节能设计

针对自然通风的节能设计来说,相关设计者应当对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一是当地的气候。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将当地的气候条件考虑在内,并在此基础上搜集与深度剖析当地气象参数,日后再明确最终采取哪种手段。二是当地的微环境。相关设计者应当将微环境考虑在内,其中包含以下要素,即周边植被、临边建筑物、城市地形等,同时还要准确探索出周边微环境对建筑物自然通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以制订切实可行的通风方案。三是建筑物自身。相关设计者需要将建筑物自身考虑在内,同时还要做好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户型等方面的设计工作。我们都知道门窗在建筑物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这就要求相关设计者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出最为适宜的参数。不仅如此,还要选择最合适的通风设备,且对其具体型号和安装位置加以明确,设计科学合理的控制系统,以此来提高人对自然通风效果的控制能力。

3.6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并且在能源消耗上的地位也是无与伦比的。而对于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来说,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选择隔热材料。这是因为我国每一个地区的气候均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对保温隔热材料进行选择时也是不尽相同的。倘若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化显著,那么尽量将那些功能性良好的材料当作主要材料,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对室内环境温度带来的不利影响,继而实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里将北方的建筑结构设计当作论述对象,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窗户期间通常考虑的是窗户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而在选择窗户种类时,往往也是以吸热性强的材质为主,以便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复合墙体技术作为新型隔热技术之一,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在施工期间,相关设计者通常要把保温等材料渗透到复合墙体中,在增强墙体承载力的同时,达到保温的目的。

4结语

建筑领域属于我国能源高消耗行业之一,其发展对人、社会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提升节能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利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本文从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应用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全面提升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率。

参考文献

[1]陈默君.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9-21.

[2]严宏鑫.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18):87-88.

[3]庞少杰.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04):86-88.

[4]袁东宏.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研究[J].居舍,2019(07):78.

作者:李欣 单位: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网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